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各项工作。副市长柴永强出席会议。 听取汇报后,柴永强表示,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全市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落实相关任务,共同推进各项工作,要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工作机制,突出重点项目、加快整治进程,加强宣传教育、凝聚社会力量,确保大...
近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世界遗产处佟薇一行到沧州市考察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文物处处长刘智敏、沧州市副市长辛书华、市政府副秘书长寇炳谦、市文体局党组书记赵沧来、市文物局局长王玉芳及相关县、市负责同志陪同考察活动。 陆琼副司长针对中国大运河沧州段的特点,主要考察了青县周官屯穿运枢纽、马厂炮台、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泊头清真寺、沧县捷地分洪设施及青县段、东光段...
8月19日下午,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卫宁主持召开市规划会议,审议通过了《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规划》,并将正式上报省政府颁布。这为有效实施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嘉兴市级层面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专项规划,也是大运河(浙江段)和中国大运河总体规划的基础规划。本《规划》以保护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资...
5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侯卫东率队的大运河遗产总体保护规划编制组一行10人,来嘉兴进行实地踏勘和调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兴市文化局等相关领导专家陪同调研。 专家组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秀洲区王江泾镇塘浦圩田、长虹桥,市区杉青闸遗址、落帆亭、分水墩、秀城桥、文生修道院,以及海宁长安堰等遗产点,重点调研了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侯卫东对此次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
4月16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陆琼一行到济宁市考察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济宁市委常委、副市长侯端敏、市文物局局长孙美荣及大运河申遗办的负责同志陪同考察活动。 陆琼司长一行首先考察了济宁市重要的大运河申遗点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陆司长指出,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在保护上,要理清古建筑与河道的关系,符合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念,划定合理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加强政策性...
近日,江苏省文物局召集镇江市文化局、文管办负责人、镇江市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等,就镇江市双井路大运河仓储遗迹保护问题举行专门会议。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省文物局负责人及省内部分考古专家等参加了会议。 双井路改造项目是2009年镇江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2009年7月,根据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关于对镇江市双井路工程项目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申请》,省...
3月3日,经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政府第四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大运河(河北沧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标志着沧州市大运河遗产依法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大运河(河北沧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编制完成。规划分保护规划文本、保护规划图纸、保护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汇编四个部分,对沧州段运河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估,对此段大运河的整体概况、遗产构...
据香港大公报消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26日在扬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上披露,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展显著,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思路,改善了部分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和环境景观的保护状况,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已全面启动。 据单霁翔介绍,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9年至2014年是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
《中国大运河(廊坊段)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8月29日河北省廊坊市专门召开《中国大运河(廊坊段)遗产保护规划》征求意见工作会。廊坊市水务局、廊坊市规划局、廊坊市交通局、廊坊市文化局、廊坊市文物管理处、香河县水务局、香河县规划局、香河县文体局等相关单位参加会议。会议由廊坊市文化局纪检组长刘吉祥主持。 会议听取了河北省大运河申遗规划组关于《中国大运河(廊坊段)遗产保护规划》工作汇报和主要内...
9月2日至4日,浙江省文物局在杭州主持召开大运河(杭州段、嘉兴段、湖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省级论证会。国家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委员会和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专家组部分成员,浙江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港航局、水利厅、文物局、旅游局等省级职能部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杭州、嘉兴、湖州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参会。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主持。会议成立了以...
为进一步完善《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召开了由水利、交通、规划、建设、国土、园林、环保等大运河申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地方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参加的专题会议,对保护规划进行评议。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吴长喜、市文管办副主任张萍萍出席会议。 6月下旬,在江苏省文物局召开运河沿线8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上,该市《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原则通过了省专家评审。在宿迁市...
为进一步完善《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召开由水利、交通、规划、建设、国土、园林、环保等大运河申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地方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参加的专题会议,对保护规划进行评议。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吴长喜、市文管办副主任张萍萍出席会议。 6月下旬江苏省召开运河沿线8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该市的《大运河(宿迁段)遗产保护规划》,原则通过了省专家评审。在宿迁市的评议会上...
6月27日下午,江苏省文物局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利史研究所副所长谭徐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赵中枢等专家及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省测绘局、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省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在审阅《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文本、...
邯郸境内古运河流经线路示意图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运河沿线分布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并形成与运河相关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境内现存大运河主要流经邯郸东南部魏县、大名、馆陶县等地,长约百余公里,下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贯通。邯郸大运河历史上曾屡经变迁,东汉末期称白沟,隋唐时期以永济渠、御水、淇水互称,宋金元时期多称御河,明清时期称卫河,今称卫运河或漳卫运河。与之相应,肇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